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7篇
  免费   256篇
  国内免费   158篇
测绘学   66篇
大气科学   193篇
地球物理   581篇
地质学   624篇
海洋学   106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72篇
自然地理   10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An analysi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Late Paleozoic strata on Northeast China and adjacent region reveals a zonal pattern of the distribution around the core of the Jiamusi-Mongolia Block. The main part of Late Paleozoic marine strata in this area is considered the continental margin deposits of the Jiamusi-Mongolia Block by analyzing the stratigraphic contact relationship, lithofacies, etc. The results are exhibited in a series of tectonic paleogeographic maps. This presents an important proof for the foundation of the Jiamusi-Mongolia Block, and confines the forming time of Jiamusi-Mongolia Block to the Late Silurian. Supported b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 of Sinopec (Grant No. G0800-06-ZS-324)  相似文献   
992.
昆明市岩溶塌陷发育特征和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昆明市是岩溶塌陷危害较重的城市之一.岩溶塌陷主要集中分布在翠湖一圆通山、金马寺等8个地段,已形成塌陷坑405个,发生时间主要在6-9月,该时段形成的塌陷占全年发生数的73%.岩溶塌陷多发育于地下岩溶发育、松散盖层厚度小于15m、地下水位埋深小于20m的地段.碳酸盐岩岩溶发育、松散盖层厚度较小和水动力条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是昆明市岩溶塌陷产生的必要条件,其中地下水的作用对岩溶塌陷的形成至关重要.昆明市岩溶塌陷机理主要有地下水位升降致塌、地表水下渗致塌和动荷载致塌3种类型.防治方法主要包括避让、合理开采地下水的预防措施和防渗封闭、结构物跨越及地下加固处理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993.
黄土高原土壤干层形成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丰水年洛川人工林地深层土壤水分恢复为依据,采用高精度土壤含水量测量与逐层分析技术,以含水量变化率为主要指标,研究洛川2004年1月-2005年5月不同植被土壤水分的季节变化与水量平衡.结果显示,降水渗深以内表层土壤水分受气候和植被生长影响,呈明显季节变化;渗深以下深层土壤水分,中产农田和梨树林砍伐后基本维持平衡,苹果林地持续减少并以春季减少最多.研究表明,黄土高原深层土壤水分呈低水平循环状态,易形成土壤干层,而季节干旱是土壤干层形成的直接驱动力;"低降水、高蒸发"的气候特点是黄土高原土壤干层形成的决定因素,半湿润半干旱气候中的干旱特征对黄土高原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4.
水分梯度下不同地理种群红砂叶片生理特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左利萍  李毅  焦健 《中国沙漠》2009,29(3):514-518
 选取甘肃省不同地域的天然红砂种群进行叶片生理生化指标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自东向西水分梯度递减条件下,不同地理种群叶片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增多,同时伴随着超氧物自由基(O-·2)的产生速率提高,相应诱导了SOD、POD和CAT酶活性升高,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但酒泉点SOD、POD和CAT酶活性均有降低的趋势;除武威点外,其余各样点红砂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相差均不大。  相似文献   
995.
汪言在  伍永秋  苟诗薇 《中国沙漠》2009,29(6):1056-1062
选取塔克拉玛干沙漠石油公路K286处尼龙网方格和塔中作业区气井附近水泥方格两种不同材料的半隐蔽格状沙障沙样进行粒度组成分析,分析内容包括平均粒径、标准偏差、偏度、峰度、平均粒径与标准偏差散点图和代表性样品累积概率曲线图。结果表明,尼龙网方格中心沉积颗粒未必最细,水泥方格中心部位沉积颗粒最细,其原因与方格内的流场有关。散点图显示,水泥方格中心处沉积粒度区间与方格其他位置差别最大。累积概率曲线表明,跃移组分与蠕移组分之间的截点差别最大,即动力作用复杂,同时说明风力对粗沙粒沉积过程作用不明显;悬移组分与跃移组分之间截点在不同位置差别最小,表明在一定粒径范围内的粒径大小对动力作用的响应是非常明显的。  相似文献   
996.
高青油田孔店组火山岩储集特征及成藏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毛振强  陈凤莲 《矿物岩石》2005,25(1):104-108
应用油藏描述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发现高青油田火山岩分为4期喷发,每期均可见气孔玄武岩分布岩层的中上部,致密玄武岩分布于岩层下部。其储集空间中孔隙以气孔、溶孔、长石晶内溶孔为主,裂缝则主要是玄武岩发育的柱状节理与晚期构造缝。储层的发育受岩相、裂缝的发育及不整合面的影响,油气主要沿大断裂两侧及不整合面附近富集,为岩性油藏和裂缝性油藏为主的复合性油藏。  相似文献   
997.
通过对中国震例的分析,认为华南地区中强地震前流体的异常特征表现为:流体前兆异常不遵循震级越大异常数量越多、震级越大震中距越远的常规,它们之间没有固定的关系;流体异常持续时间及异常出现至发震时间多数在半年内,异常出现后半年内发震的比例占多数,是优势发震时段;地球化学测项映震效能大大优于地球物理测项,是该地区的特征灵敏组分。  相似文献   
998.
近年来极端气候事件的频发对全球和区域性水循环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2005—2017年间两次强ENSO(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事件使得全球陆地水储量出现了较大的年际波动.GRACE(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重力卫星随着数据质量的提高、后处理方法的完善和超过十年的连续观测,捕捉陆地水储量异常的能力明显提高,这为研究2005—2017年间两次强ENSO事件对中国区域陆地水储量变化的影响提供了观测基础.本文综合利用GRACE卫星重力数据、GLDAS水文模型和实测降水资料分析了中国区域陆地水储量年际变化和与ENSO的关系.研究发现: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和东南诸河流域与ENSO存在较高的相关性,与ENSO的相关系数最大值分别为0.55、0.78、0.70,较ENSO分别滞后约7个月、5个月和5个月.其中长江流域下游地区与ENSO的相关性最强,2010/11 La Nina和2015/16 El Nino两次强ENSO事件使得陆地水储量分别发生了约-24.1亿吨和27.9亿吨的波动.在2010/11 La Nina期间,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和东南诸河流域陆地水储量异常约在2011年4—5月达到谷值,而长江流域中游地区晚1~2月达到谷值.在2015/16 El Nino期间,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和东南诸河流域陆地水储量从2015年9月到2016年7月持续出现正异常信号.其中,2015年秋冬季(2015年9月至2016年1月)陆地水储量异常明显是受此次El Nino同期影响的结果;2016年春季(4—5月)陆地水异常是受到此次厄尔尼诺峰值的滞后影响所致;2016年7月的陆地水储量异常则与西北太平洋存在的异常反气旋环流有关.  相似文献   
999.
马禾青  杨明芝 《地震》2017,37(4):50-57
本文根据随机场理论, 提出了一种地震活动多参数综合变量的新方法。 该方法是对地震活动随机场函数进行自然正交函数展开, 然后研究由地震应变释放E、 地震平均距离D、 地震平均时间间隔T和地震发生率N等4个活动参数线性组合构成的综合变量。 通过对场的综合变量分析, 提取大地震前地震活动性异常。 作为震例, 讨论了1990年青海共和7.0级地震和2010年青海玉树7.1级地震。 结果表明, 这两次7级地震前主要综合变量均出现非常明显的异常变化, 显示出与这两次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地震活动场的综合变量能将各个原变量所包含的不十分明显的差异集中地表现出来, 使得反映出来的异常变化尽可能明显。 笔者认为, 综合变量方法是地震预测研究中一种可能有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解滔  卢军 《中国地震》2023,39(1):128-142
地电阻率连续观测中常见的变化形态有长趋势变化、年变、日变化、阶跃、高频扰动、快速下降/上升、年尺度持续性下降/上升变化等形态,且多种形态通常相互叠加在一起,构成观测曲线复杂的变化形态。本文结合地电阻率观测基本原理、地电学科多年的研究成果和异常核实工作,尝试对地电阻率观测中常见变化形态可能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异常分析和震情跟踪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